开赛铃响,身穿各式彩衣的骑手驾着马,箭一般冲出闸门,全场欢呼声、解说声不绝于耳,任何可能到来的变数和最终的比赛结果,将紧张刺激的比赛氛围推向高潮。以上这一幕,对去过香港或是看过港片的人来说并不陌生。赛马在香港有170多年的历史,市民对于“马照跑”的感情颇为深厚,吃早茶、看跑马,成为很多人赴港必体验项目。
2018年4月,伴随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》的发布,其中提出,“鼓励发展沙滩运动、水上运动、赛马运动等项目,支持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⋯⋯”在海南观看赛马运动有望成真,这是海南自“自贸区”“自贸港”后收到的第三份30岁生日大礼。目前海南拟尽快研究制定出台《海南省赛马运动发展规划》。考虑到国内赛马配套设施和文化基础的薄弱,距离海南赛马开跑,可能还要一段时间。
绘画,描绘查理二世时期纽马基特的赛马情形
作为体育运动中历史最悠久的项目之一,早期赛马无非拼速度或耐力,以谁先抵达终点为赢,它更像是一场竞技运动而非赌博。北欧神话里,霜巨人赫朗格尼尔有一匹金鬃马名古尔法克西,在巨人国各类赛马比赛中遥遥领先,赫朗格尼尔因此洋洋得意。某日,他见奥丁骑着八足天马史莱普尼尔从天空驰过,甚是威风,执意与其竞赛,都跑到彩虹桥,穿过阿斯加德大门,愣是没追上,四腿马怎敌得过八足马?赫朗格尼尔输了比赛。不仅如此,他在诸神酒会中口出狂言,引来索尔愤怒,不久丧身雷神锤下,颇有点得不偿失。
骑马受伤这类小事,神话里的诸神、巨人自然是不在意的。可对古代骑手则不然,没有马鞍和马镫的赛马运动仿若极限运动,全凭骑手乘裸马角逐,危险系数大,稍有不慎轻则摔断手脚,重则失去生命。所以当公元前648年,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首次将赛马列入竞技项目时,参赛骑手均为雇佣或奴隶担当,马主人不亲自参加比赛。那会儿还没有专用跑马场,赛马和双轮马车比赛赛道并用。比赛时,以抽签排列顺序,一字形排开,当前面绳索放下时,骑者立即向前奔驰,比赛距离通常为4个跑道长度(约770米)。
有一回在奥林匹亚跑马场上,科林斯人斐多拉斯的骑手被母马奥拉掀了下来,奥拉全然不顾骑手安危,反倒加快步伐,冲到最前面,自行完成比赛。虽然对其他参赛骑手来说有失公允,裁判依然宣布斐多拉斯获胜,可见当时奥运会赛马规则之不成熟。不过随着参赛者增加,专用赛马场的投入使用,古代奥运会的赛马项目越来越丰富,骑手在比赛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。值得一提的是在第71届古代奥运会上,新增的牡马比赛中,角逐的骑手策马疾驰完第一圈后,便纵身跃下马来,手握缓绳,与“伙伴”牡马共同奔驰,直至向最后一圈冲刺。至罗马帝国全盛时代,赛马活动层出不穷,给马施用兴奋剂、押马赌博、观众骚乱等事屡见记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