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凡博被篮网队“利用”,这在很多球迷看来其实并不意外。当篮网队在中国澳门举行季前赛的第二场比赛时,尽管全场球迷在呼喊他的名字,球队却没有再安排他上场。比赛结束,篮网队回到美国,而曾凡博则独自回到北京。这一幕让人感觉:他在篮网队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小。
从8月加入、8月中旬在中国赛开票、9月签约、10月12日结束中国赛、10月15日被裁,篮网队对曾凡博的偏爱在“有效期”到期后显露无遗,显得非常赤裸和业余,因为他们的目的性太明显了。
其实,从邀请曾凡博加盟到正式签下,他并不是被当成储备球员那样对待,而是被当成了卖票的吉祥物。就工作成效而言,篮网队确实达到了效果:如果没有曾凡博,篮网在中国赛就不一定会有那么多中国名宿和球迷来捧场。想看到这位“出场机会”在中国球迷中的吸引力,其实并不广泛。
正式被裁这件事,先看两个月的时间里,曾凡博在篮网的薪水到底剩下多少。按照合同类型,他签的是E-10(Exhibit 10)合同。NBA的规定是,如果球员在球队效力满60天(包含训练营和季前赛),最低能拿到5000美元,最高可拿到85000美元。曾凡博八月初就加盟,因此满足了60天的条件,但他在球队中更多是起到卖票的作用,而不是用来增强球队阵容的球员,所以他拿顶薪85000美元的可能性很小,最终很可能在5万到6万美元之间。
展开全文
球迷关心的“上缴篮协”的问题,源自姚明时代的传闻:因为球员出海多半是公派留洋,理论上需要向篮协交一部分费用。但是这笔钱通常来自正式合同的薪水,与曾凡博这样的短期E-10合同无直接关系,因此他很可能不需要上缴这部分费用。哪怕5万到6万美元确实不多,难以覆盖他这两个月在美国的花费,但相信他并不在意这点钱,因为他真正看重的,是追逐梦想的机会,而不是几万美元的收入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