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如此,对于刘易斯的质疑声音从未停歇,他始终与大克里琴科的名字紧密相连。有人称刘易斯为懦夫、逃避者或怂货,这样的指责屡见不鲜。
那场比赛中,刘易斯未与大克打完全场引发了最大争议。然而,真正了解拳击的人会发现比赛中的一些线索,从早期的得分落后,到第三回合突然伤及大克的眼睛,再到第六回合TKO获胜,刘易斯展现出了一种逆转的姿态。
毫无保留地预测,如果再打一场比赛,大克里琴科几乎没有赢得的机会。他没有单拳KO刘易斯的实力,加之伤势不断恶化,注定只能被TKO。大克的战术简单实用,但拳法和战术变化不及老刘,当时的经验也不及刘易斯。
至于第二场对决,老刘没有给大克机会,这确实体现了某种懦弱。真正的强者不惧怕强敌,老刘却显得胆怯。尽管他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性,但放弃二番战的决定也成为了事实。这也是他备受批评的原因。
要明确一点,不敢轻率挑战并非无能,胆量和实力不可混为一谈。老刘的退缩并非因为他没有实力,而是因为胆怯。真正决斗的时刻,输赢并非唯一结果。
回顾刘易斯的拳击生涯,“狮子”刘易斯在1988年首尔奥运会中成功KO里迪克-鲍,夺得金牌,结束了他的业余生涯。接着,他于1989年转为职业拳手。
他前21场比赛全部获胜,1992年击败“剃刀”拉多克后成为WBC排名第一,获得冠军头衔。其后由于里迪克-鲍拒绝争夺冠军头衔,刘易斯正式成为冠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