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杯比赛用球|世界杯 歌曲|华阳办公世界杯商务观赛站|huayangbangong.com

女排姑娘们的艰苦训练是这样子的,不求大块肌肉,而是灵活和协调

赛事商务动态 2025-10-03 13:56:55

女排比赛虽然没有双方身体直接对抗接触,可是伴随着全球女排高大化、快速化的发展趋势,女排队员们的身高和体重逐步拉高,对于跳跃进攻为主的体育运动项目,体能和柔韧性的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,因为越是身高马大,跳跃带来的关节、腰肌伤害就越厉害。

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:

朱婷:198厘米,75公斤,主攻,

袁心玥:201厘米,77公斤,副攻,

张常宁:195厘米,72公斤,副攻,接应,

颜妮192厘米,74公斤,副攻,

李盈莹192厘米,78公斤,主攻,

丁霞180厘米,65公斤,二传,

龚翔宇188厘米,72公斤,接应,

王梦洁173厘米,60公斤,自由人。

可以看得出来,上面的队员,尽管身高出众,体重却还在合理范围内,甚至有点“瘦弱”的感觉,这是郎导和全体保障人员严格把控食品摄入和体能训练的结果。在一场激烈的排球比赛中,主攻和副攻等需要在前排攻击和拦网,她们起跳的频率最高,这样的大个子,这样的体重,每一局都要跳上百次,加上训练中的跳跃,无疑会对她们的膝盖部位、腰椎、脚踝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,日积月累,伤病缠身。

“铁榔头”郎平、赵蕊蕊、惠若琪、魏秋月等等著名运动员,无一不受到伤病困扰,大多数都是提前退役,因此,科学的训练方式,成为女排以及整个体育领域的重中之重。不能够让女排姑娘们流汗、流血,到年老再流泪!

因此,郎导结合国内外女排队伍的训练模式,系统地安排了女排队员们的科学训练方案,尽量减少队员的伤病比例,延长她们的运动生涯,毕竟培养一个主攻要8年,培养一个二传/接应要10年,她们的黄金岁月也就10年而已。也就是说,耀眼的运动生涯只有20年以内。

为了加强体能训练,她们使用的哑铃、杠铃都是标准器具,看看龚翔宇的胳膊,一般男生还真的比不上啊。

看看我们的郎导,50多岁的奶奶级人物,也要每天抽出时间,适当进行体能训练,才能够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体力和清醒的头脑。

非身体对抗的大体重的运动员,练肌肉没什么太大作用,练习平衡能力和柔韧性才是关键:

这样的拉伸训练,能够使得她们的关节、肌腱充分拉开,防止在剧烈的跳跃、扣球、摆臂、前扑、后滚、侧滚的动作中受到伤害。

对于后排保障,腰腹部的肌肉力量非常关键,林莉、王梦洁这样的腰腹训练,保证了她们在救球的时候,能够充分伸展躯体,将手臂伸得更长,而不至于受伤。在世界杯的时候,我们看到过多次王梦洁直接在后排界外奋力将球垫到4号位朱婷的面前,让朱婷很舒服地扣球,角都、高度准确性堪比二传了。

看过一个简单的“4号位平拉开”扣球训练,二传和主攻手配合,一个下午要联合训练数十次,考验的是二传的准确率和主攻手跳起扣球的时间性。

身体的灵活性对于高大主攻来说,显得尤为重要,她们跃起往往达到一米,下落的冲击力很大,上身重心的摆幅也会很大,容易让腰肌和髋胯受伤,郎导创造性地引入毽球,让朱婷她们踢毽子,锻炼单足平衡能力和灵活性,效果真的很好,已经被其他国家引用。

别看一个小小的接一传动作,刘晓彤每天要固定地接200次以上,还得将球准确送到前面的小筐里,训练力量和准确性,保证一传到位率,一传是组织进攻的第一保障,马虎不得!

对面的来球不是人为发送的,而是机器,可以根据需要,调节角度、旋转、球速,队员们要应付三台机器的轮番攻击,有时候机器发球是随机的,让队员们捉摸不透,当然这些都是保障组在后台操控的,高大如袁心玥,也得拼小命接发球!

“小可爱”王梦洁的MVP,也是这样子堆叠出来的。

看看后面的标语,“走下领奖台,一切从零开始!”这就是姑娘们的基本心态,也是女排的精神境界,荣誉永远只属于过去努力的阶段性证明,而不是现在和将来。

任何光环的背后,都是用汗水和泪水堆积起来的,没有长年累月的科学、刻苦训练,想要登上最高领奖台,真的是痴人说梦,我们这些吃瓜群众,徒羡慕之,还不赶紧为姑娘们的奋斗喝彩?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